电力“经纬线”上的追光者
电力“经纬线”上的追光者
电力“经纬线”上的追光者
暴雨冲刷着泥泞的小路,王菁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弯曲陡峭的山路上,规划设计(guīhuàshèjì)图纸裹在她怀中……这是日前王菁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的220千伏(qiānfú)桃江西输变电(shūbiàndiàn)工程进行第九次现场踏勘时的场景。她必须赶在汛期前锁定最优站址和路径,因为她深知(shēnzhī),这张电网规划蓝图和3.6亿的电网投资,落地的不仅是钢铁塔基,更关乎(guānhū)桃江45个自然村,15.5万山水之乡(xiāng)百姓的“光明未来”。
在男性占比超90%的(de)电力基建领域,国网益阳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王菁是少有的女性项目负责人。工作(gōngzuò)中,她善用耐心细致的女性优势,用绣花功夫破解(pòjiě)审批困局(kùnjú)。她独创的“穿透(chuāntòu)式”工作法,深度整合各层级各部门工作要求,将项目审批涉及的国土、林业、环保等7类核心要件,分解为可并联推进(tuījìn)的“审批树”,压缩传统串联流程,使项目核准周期缩短30%。
办公桌悬挂着的前期(qiánqī)计划表,用荧光笔密密麻麻标记出(chū)37处攻克节点;办公桌上摆放(bǎifàng)的文昌竹旁,摞着半人高的可研报告,最上方110千伏苏油冲牵引站外部供电工程等8个(gè)项目的核准批复还带着油墨香……
王菁在工作上有一股出了名的(de)(de)倔劲(juéjìn)。2014年刚接手(jiēshǒu)线损工作时,她坚信数据里藏着破题的密码,面对全市(quánshì)错综复杂的厂网一次接线图,愣是带着测距仪和笔记本跑遍所有(suǒyǒu)供电所和典型高损台区,前后花了三个月时间,计算(jìsuàn)完成全市所有关口线损电量。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基础数据治理,推进营配调业务贯通,5年内将综合线损率由11.27%降至7.18%,圆满完成“三年降损”及“三年同期建设”目标。
10年(nián)的跋涉丈量之路(lù),让王菁的脚晒得黝黑且伤痕累累,而她办公桌上,常年摞(luò)着三尺高的规划图纸。从线损治理(zhìlǐ)到蓝图绘制,当暮色漫过沙盘上星火般密布(mìbù)的500千伏东府站、220千伏普丰站,当资江两畔万家灯火渐次亮(liàng)起,这位奔走在电力“经纬线”上的电网女匠发出由衷感叹,“这就是我奔走的意义”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鑫 方大丰 通讯员 陈晓婷 彭洁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